日期:2025-07-20 21:01:11 标签:
由徐兵执导并编剧,赵丽颖、尹昉领衔主演的8集短剧《在人间》于5月28日在爱奇艺平台播出,目前已经收官。
这部被称为集心理疗愈、多重人格与赛博朋克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奇幻爱情剧,播出后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口碑分化,部分观众认为剧情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而另一部分观众则被其创新表达吸引,直呼“过瘾”。
作为爱奇艺微尘剧场的又一次短剧尝试,《在人间》为何会面临如此鲜明的评价差异?
多重人格背后,照见现实困境
脱离了传统的爱情剧框架,《在人间》巧妙地将主角徐天的多重人格具象化为多个独立角色,看似是围绕徐天(尹昉饰演)、贾小朵(赵丽颖饰演)、王阳名(张一山饰演)三人展开的“狗血三角恋”,实则是一部披着爱情外衣的“水仙剧”,深刻探讨了自我毁灭与救赎的永恒命题。
剧中第二集通过一场极具隐喻色彩的“驱逐摆脱”任务,将社会议题巧妙融入进剧情之中。
在这里,贾小朵进入的三个车厢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格或人生经历或心理状态,渴望着亲情却又迟迟等不到母亲回信的虞旦(董子健饰演),有着广场综合症与身材焦虑的柳条儿(孙千饰演),不善交流但又有着暴力倾向的铁林(葛铮饰演),每一种人格都隐喻着当代人可能面临的问题,犹如一面棱镜,让不少观众在其中窥见自我。
巧用镜头语言,直击观众情绪
《在人间》在艺术呈现上独具匠心,通过意识流的叙事手法配合大量隐喻符号,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虚实交织的奇幻体验。
场景设置上,频繁出现的雨夜、霓虹等视觉元素,生动勾勒出当代年轻人孤独迷茫的内心图景。
剧中还大量采用电影级的镜头语言,通过肩扛镜头的纪实感、变焦镜头的戏剧张力以及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体验,构建出极具代入感的视听美学。
这种突破传统的拍摄手法,不仅强化了剧情的悬疑氛围,更能让观众“附身”角色,切身感受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彷徨。
剧中演员直面镜头的表演方式,也打破了传统影视剧的“第四面墙”,人物情绪得以直接地传达给受众,不少观众或许没看懂剧情,但也能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直观感受到人物情绪的起伏波动,实现超越情节层面的情感共鸣。
形式创新突出,深度挖掘不足
然而,《在人间》在大胆尝试剧集新形式的同时也面临着观众接受度的挑战。不少观众在看完后觉得剧情在故弄玄虚,让人一头雾水,这也是导致《在人间》难以持续吸引观众入场的原因。
在不断切换的人格面前,观众需要不断地暂停来梳理剧中的人物逻辑,打乱了本应流畅的叙事节奏,当一部剧需要观众做“阅读理解”时,就在无形中提高了观众门槛,成为影响剧集传播广度的重要因素。
主题上,《在人间》虽有操刀社会议题的野心,但在剧中对于社会议题的探讨却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虞旦的亲情缺失、柳条儿的身材焦虑、铁林的暴力倾向等设定本可深入探讨,但剧作目前仅停留在符号化呈现阶段,缺乏对“现实困境—自我救赎”这一命题的深度开掘。
这种流于表面的社会观察,更像是“主题先行”,真正对议题的讨论却如隔靴搔痒,难以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共振和思想激荡。
《在人间》作为爱奇艺微尘剧场做出的短剧新尝试,在题材上突破了土味甜宠、逆袭复仇等常见题材,在叙事节奏上呈现出与市场短剧的明显差异。
该剧前五集着重悬念铺垫,这种“慢热”叙事颇具艺术性,能满足部分突破传统、热爱解密的观众偏好,但同时也与短剧的“短平快”优势存在偏离,相较于同剧场前作《我的阿勒泰》对现代社会情绪痛点的精准把握,本剧在人物挖掘和情感共鸣方面尚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剧应有的情感共鸣,难免会给观众“故弄玄虚”之感。
娱扒网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娱扒网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158